欢迎访问打假法制网!
近日,上海消保委发布信息指出,春节长假期间,一些“爷奶辈”账号深夜频繁上线引发关注。长假期间,上海市各级消保委共受理网络游戏相关投诉185件。投诉中反映出,在国家相关部门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后,一些未成年人为绕开游戏防沉迷系统,用爷爷奶奶的身份证件注册,“轻松”打游戏。(据2月16日浙江在线报道)
今年春节,是“史上最严防沉迷政策”实施后的首个假期。节前,各大游戏企业积极响应,发布新规对未成年人作出游戏限玩的规定。随着实名制注册、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措施的实施,游戏系统防沉迷技术的不断加码,以及对违规企业的露头就打,游戏供应商、运营商心存侥幸顶风作案的少了。但新的问题又来了,因游戏瘾大,时下不少未成年人另寻“对策”,用爷爷奶奶的身份证件注册,然后“轻松”打游戏就是例证。
对于游戏防沉迷,有关部门一直在努力寻找对策。2019年10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2021年6月1日,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将网游企业防沉迷责任写入法律。之后,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进一步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日和法定节假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但是,未成年人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玩游戏的现象并未能有效杜绝,防沉迷系统屡屡“失防失守”。
这也提示我们,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是一项系统工程,光靠游戏厂商从技术上去防,仅凭监管部门对供应商、运营商的强监管,显然不够。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监护责任的履行是重要一环,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的《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中强调,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从现实来看,一些孩子之所以沉迷网络游戏,与父母不能陪伴在身边,而爷爷奶奶又放松管理有很大的关系。长期的监护责任缺位,导致有的孩子在网游沉迷中越陷越深。“爷奶辈”账号再次警示,家庭成员该履行的监护责任不能缺位,游戏防沉迷的路上必须强化家庭监护,家长要切实履行好监护责任,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件,避免孩子通过“爷奶辈”等成年人账号频繁上线,致使防沉迷措施名存实亡。
孩子要身份信息,爷爷奶奶就提供,“爷奶辈”们的这种做法值得反思。隔代虽亲但必须要有度,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该满足的就一定不能满足,万一孩子要爷爷奶奶的身份信息做出违法的事情,就悔之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