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法制网!

电商平台上0元轻松下单 “先用后付”支付方式套路多

发布时间:2024-11-19 07:25:52 作者:佚名   来源: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

  “双11”落下帷幕,不少消费者却在不知不觉中“0元”直接下单,后续收到扣款信息才发现开通了电商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付款方式莫名变成了先用后付”“先用后付开通容易取消难”等话题登上了热搜榜。

  业内呼吁,平台的“先用后付”功能可以“一键开通”也能“一键关闭”,消费者要谨防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带来的风险。

  ▶默认就能支付引吐槽

  “0元下单,货到扣款,支付体验很丝滑。”在某电商平台视频号下单的李女士最近使用了“先用后付”功能,并决定以后继续使用这种新型支付模式。不过,更多受访消费者反馈称,先下单后还款的方式暗藏不少套路。例如默认付款方式莫名其妙变成“先用后付”,不用输密码、刷脸或刷指纹确认就能直接支付。

  记者尝试在某电商平台购买一份商品,商品页面右下角标注了金额和“支持0元下单 去购买”的字样,点击后页面最下方提示“0元下单,确认收货后再付XX元”,再次点击后就完成了购买,整个过程仅需数秒。只有将支付页面向下拉到最后,消费者才能看到多种支付方式,不过平台默认勾选的,依然是排名在最靠前的“先用后付”。

  “先用后付”的开通按钮普遍设置得很显眼,很多消费者反馈无意间就开通了,但要取消的话并不容易。记者登录各平台发现,消费者如要关掉“先用后付”一般要进“我的”再点击“设置”,找到类似“支付”或“钱包”选项后才能关闭。记者下单后立即尝试关闭该功能,系统还会提示“存在履约中的订单暂无法关闭”。

  ▶诱导消费存隐忧

  在某投诉平台上,记者以“先用后付”作为关键词搜索,弹出9000余条投诉信息。默认开通、退货难、下单后随意改变价格、诱导分期付款等成为投诉“重灾区”。

  “预售金额只支持‘先用后付’,平台不支持直接付,但是尾款部分就得直接付款,感觉莫名其妙。”樊女士“双11”期间购物的支付体验让她有些不愉快。甚至还有网友反馈,在一家电商平台购买羽绒服,下单时显示449元,但在运输途中,在买家不知情的情况下商品价格上调了,收货后需要支付799元。

  更多受访消费者对先用后付的“无感”支付体验感到困扰。吴女士说,她购买东西时并不需要“先用后付”,但支付时默认开通,自动收货后一段时间会发现账户多了好几笔扣款。可她并不记得这笔钱何时花、具体买了什么。“感觉不安全,花钱时没感觉,被扣款时很突然。”她的观点代表了部分消费者的心声。

  对于很多搞不清规则的消费者来说,“先用后付”也带来不少麻烦。有网友发文称,一觉醒来爷爷“先用后付”买了54样东西,求助网友是否可以退。还有不少家长说,由于平台默认“先用后付”,孩子用手机乱买了很多东西,驿站里都是自家包裹不说,后续还产生不少违约金和逾期费用。

  ▶一键开通也要能一键关闭

  电商业内人士介绍,“先用后付”的确有其独特的优势,提供了更长的付款周期又免除了利息费用,申请方式高效、简便,适合没有信用卡或不喜欢信用卡服务的人群。但使用时能“一键开通”,取消按钮却“躲猫猫”,无形中剥夺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知情权。

  “电商平台不应该通过技术手段代替消费者思考并做决定,要告知消费者开通的风险和不利因素。”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平台不应通过默认勾选或其他方式误导消费者开通,可以采用弹出窗口或红色加粗等方式醒目提示,将是否开通的选择权明明白白交到消费者手中,并且要提供便捷的关闭模式,让消费者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自主选择。

  今年7月1日起实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重点细化了经营者在网络交易、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义务,在陈音江看来,这对经营者合法依规地提供“先用后付”等功能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先用后付”要能“一键开通”也要能“一键关闭”,才能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增加电商平台的诚信度。

  多地消保委近期都收到了关于在网购中“先用后付”的投诉。江苏省消保委特别提示,消费者在选择“先用后付”时,应充分考虑自己的财务状况和消费习惯,警惕由此产生的过度消费和信用风险。家长们更要引起重视,加强对未成年人使用这项功能的监管。(记者 潘福达)


原文链接:http://www.bj315.org/xxyw/xfxw/202411/t20241118_4629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叫醒、陪聊、哄睡……新兴业态“情绪消费”要如何规范 下一篇:北京公交启动冬运模式 提前暖风预热保障乘客温暖出行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法制网 dj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