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打假法制网!

手机充电器会电死人吗?专家建议看准"CCC"标识

发布时间:2024-06-16 10:35:47 作者:佚名   来源: 广东消委网

  是真的吗

  今年年初,一则名为“国外小女孩把手机充电器另一端含在嘴里不幸触电身亡”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广为传播,虽然很快就有网友证实,该消息中所谓的“触电事件”及相关图片均为伪造,但是关于手机充电器的各种质量传言依然随处可见。今天的“是真的吗”,我们邀请到技术机构的专家来为您分辨这些传言的真假。

  求证专家:刘胡炜(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工程师)

  手机充电器的USB接口真的会电死人吗?

  (注:前提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产品)首先要明确的是,经过CCC认证符合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GB4943.1-2011要求的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不会出现触电危险。合格手机充电器的输出端电压一般是5V左右的安全特低电压,初级(电网电源220V)至未接地的可触及零部件(USB输出端口)的最大接触电流为0.25毫安,(注: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的实验表明,通过人体引起的心脏颤动电流是50毫安),并且合格手机充电器通过加强绝缘或双重绝缘将危险电压电路(电网电源220V)与安全特地电压(USB输出端口)隔离,对于人体来说是安全的。即使用手或者嘴去接触USB端口,虽然经手或者嘴到地所形成的人体阻抗不同,接触电流略有不同,但都是非常微弱的安全电流,一般不会造成触电伤害。

  对于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劣质手机充电器,由于其电气绝缘性能、耐热耐燃性能等一般都难以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因此是存在安全风险的。

  据说自己用手去接触充电器USB接口,如果感觉到轻微的麻,就说明充电器肯定漏电了,这是真的吗?

  (注:前提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产品)。电击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而造成的,其引起的生理反应取决于电流值的大小和持续时间及其通过人体的路径。电流值取决于施加的电压以及电源的阻抗和人体的阻抗,大约需要0.5毫安及以上的电流才能在健康的人体内产生反应。而对于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的手机充电器,初级(电网电源220V)至未接地的可触及零部件(USB输出端口)的最大接触电流为0.25毫安,因此合格充电器的USB端口是不存在漏电情况的。

  一边充电一边打电话或者操作手机,很容易就会触电,这是真的吗?

  (注:前提为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产品)。对于通过CCC认证的合格手机充电器,一边充电一边打电话或者操作手机,理论上来说不存在安全风险,但我们不建议这种使用习惯。由于打电话时通过的瞬时电流较大,较易造成电池的频繁充放电,并且充电器长期处于过载状态,发热量增加,将影响电池和充电器的性能或寿命。

  充电器在工作时发热,是不是就说明其质量有问题?

  电子产品在工作状态下都会正常发热,在国家安全标准中,通过“发热要求”条款对温度限值进行了规定。具体到手机充电器的塑料外壳,其为可能会被接触到的设备外表面,接触温度限值为95℃+Tamb-Tma,(注:Tamb:试验期间的环境温度;Tma:制造厂商技术规范允许的最高温度或35℃,取较高者。预订不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使用的设备或为25℃,取较高者)。

  但是劣质充电器,由于其材料的耐热耐燃性一般难以满足技术要求,因此还是会存在安全风险。

  网上说充电器使用寿命很短,用一年就应该换新的,这是真的吗?

  由于手机充电器产品自身及其零部件的生产工艺成熟,经过CCC认证的手机充电器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使用寿命是较长的。但是如果消费者喜好“混用”充电器,比如使用电参数不匹配的充电器为手机充电(特别是充电器标称输出电流小于手机输入电流),或边充电边打电话,较易造成充电器长期过载发热,会加速产品老化,导致零部件性能下降,缩短寿命。因此建议使用原装充电器或电参数匹配的充电器为手机充电,并且避免长时间充电、不良的使用习惯等,以保障充电器及电池的安全和性能。

  听说手机充满电之后,如果不拔下充电器就会损害电池,是真的吗?

  手机电池充满之后,充电器端一般会有“涓流”继续为电池充电,虽然通过的电流较小,但是经常这样操作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电池的性能和寿命。除此之外,不拔下充电器或将长期处于发热状态,也会加速其老化并影响性能。

  靠谱提示

  建议去正规场所选购带有“CCC”标志的手机充电器(电源适配器)。以上多数问题结论的得出均是以手机充电器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为前提的,因此合格产品对于消费者的使用安全是至关重要的。

  切勿贪图便宜,购买不合理低价的劣质充电器。

  


原文链接:https://www.gdcc315.cn/html/web/xfts/4493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购买保健品别跟着感觉走 切勿盲目补充 下一篇:买冰箱谨防同价不同质 购买需比较细节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打假法制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打假法制网 djfz.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37 15311203802 010-53326578
监督电话:13261336050,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spaqfz@163.com  客服QQ:2477399413 通联QQ:2243561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