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打假法制网!
大降温下,电暖炉、暖风机、暖宝宝等各种“取暖神器”开始大显身手,却有市民因取暖器使用不当而致全身烧烫伤。记者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获悉,近一个月来,该院已接诊多例因“取暖神器”使用不当而导致烧烫伤的病例。医生提醒,冬季易发烧烫伤事故,若“取暖神器”使用不当,也会成为“凶器”。
电暖炉爆炸致全身烧伤
近日,40多岁的吴女士(化姓)在家中睡觉时,因电暖炉使用不当发生爆炸起火。吴女士当即惊醒并迅速扑火,在屋内逗留30分钟之后,造成全身多处70%深Ⅱ-Ⅲ°火焰烧伤。送院治疗后,患者由于长时间吸入浓烟导致肺功能衰竭,需使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和连续性肾脏替代(CRRT)治疗。据最新消息,目前患者已撤去ECMO,但病情依然危重。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主治医师汤文彬提醒,冬季烧烫伤事故频发,最常见且易被忽视的是爆炸烧伤和低温烫伤。“当人体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45℃的低热物体,容易引起慢性烫伤。人们在冬季常用的暖手器、暖宝宝、热水袋、艾灸等都是低温烫伤的常见热源。”汤文彬表示,低温烫伤也许表面看起来不严重,仅仅是红肿或小水泡,但皮肤深部其实已经受到损伤。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创面感染导致难以愈合或愈合后遗留严重瘢痕。
科学使用取暖设备
如何科学使用“取暖神器”?汤文彬提醒:取暖时应避免取暖设备直接且长时间接触皮肤;切勿在睡觉或意识不清的情况下使用取暖物;老人或小孩应在家人的监护下使用;随时查看使用状况,发现异常及时停止使用,尤其是皮肤感觉异常的糖尿病患者,以及皮肤较易受损的婴幼儿和老年人更要注意。
另外,要到正规渠道购买质量过关的取暖产品,慎防“三无”产品发生意外爆炸,还要定期检查取暖产品是否老化或破损,及时更换。
汤文彬提醒,一旦发生烧烫伤意外,不可用涂酱油、牙膏等土方法。应立即按照“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流程处理:先立即用冷水冲洗,脱去烧(烫)伤区域的衣物,用洁净的毛巾或衣物等保护创面,立即就医。“冲脱泡盖送”可降低热力继续渗入皮肤的速度,起到预防深度烧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