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打假法制网!
市场监管不能光靠罚款。近三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探索柔性包容审慎监管,开展行政指导一万余次,截至2022年8月,全市有违法事实依法不予行政处罚案件近3000件,免罚总额达9000余万元,不予立案案件4700余件,责令改正案件3600余件。
近年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行政指导融入市场主体准入、市场经济监管和行政执法的过程中,重点围绕企业注册登记、广告、食品安全、价格、产品质量、网络监管等领域,全面提升行政指导效能,督促市场主体落实责任、加强自律并规范自身行为。例如,通州区印发《关于服务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的意见》,完善了三大类12项包容审慎监管的具体措施,并创新引入“沙盒监管”模式,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企业留足发展空间。大兴区运用行政约见、行政告诫、行政提示等方式,对企业初期轻微的违法行为进行警示和教育。
2020年7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以轻微违法初次违法不予处罚为原则,推出79项容错纠错清单,涵盖企业登记管理、广告、食品安全、价格、产品质量、网络监管、计量、认证、标准化、合同、商标等11个市场监管执法领域,对行政处罚法不予处罚的规定予以细化。其中,在推进过程中,海淀区创新性推出“一案三书”,在对企业作出不予处罚决定书同时送达行政建议书和市场主体信用承诺书,对当事人进行教育,指出其存在的问题,督促其遵守法律规定。延庆区制定《关于食品类案件适用过罚相当原则指导意见》,根据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后果、主观故意情况、主体配合改正态度、货值金额大小、违法时间长短等情况,通过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适当采取从轻、减轻处罚,从而降低处罚额度,减轻案件查办阻力、减轻企业负担,自意见实施以来,共给予减轻处罚食品类案件120余件,减轻罚款600余万元。
在总结前期容错纠错清单改革经验基础上,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大执法方式改革力度,2022年5月印发《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不予强制清单涵盖了可能实施强制措施的绝大多数领域,共计12类,涉及商标、广告、企业监督管理、计量、专利、价格、食品等7个业务领域。清单实施后成效明显,切实减少了对市场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记者 张楠)